垃圾處理按處理過程的物質變化性質分,有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按處理過程的溫度區分,有冷處理和熱處理; 按處理過程的階段分,有中間處理與末端處理等等.例如,衛生填埋因垃圾在填埋時基本無化學反應,屬于物理處理,也是冷處理方法;又如垃圾焚燒主要是垃圾中可燃質與氧發生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處理,又是熱處理方法,而焚燒后的飛灰若用水泥固化,則屬冷處理.若用加熱熔融的方法固化則屬熱處理工藝。限于篇幅,下面只簡單討論一下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和熱處理,這些方法在實際生活垃圾處理中被大量采用,因而需要在概念上予以明確。
1.物理處理
通過物理變化的方式改變生活垃圾的形態成分.使之易于儲存、運輸、利用或后續處置的方法,就是物理處理的方法,例如分選、破碎、壓實等.進一步的物理處理方法如吸附、萃取也是作為從垃圾(尤其是工業垃圾)中回收有用物質的一種手段。在生活垃圾的收集、儲運過程,物理處理作為輔助手段是必要的。
2.化學處理
所謂化學處理方法,主要是指采用化學方法破壞垃圾中的有害成分使之無害化或轉化為適宜后續處置的形態,如氧化、還原、中和、化學沉淀與析出等,主要適用于成分簡單、穩定的固體廢棄物。焚燒、熱解等熱處理方法實質上是加氧后進行充分氧化反應,也是化學處理方法,不過因為焚燒、熱解等工藝內容較豐富,習慣上與其它化學處理方法相區別,而且除焚燒、熱解外,其它化學處理方法對混合型的生活垃圾處理效果欠佳.
3.生物處理
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成分,使之轉化為適于綜合利用或無害化的形態,就是生物處理方法。常用的生物處理方法有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通常所說的堆肥大多采用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方法成本較低,但處理周期比物理方法、化學方法長得多,處理效果因垃圾成分變化而波動。
4.熱處理
通過高溫改變垃圾的成分、形態、理化性質實現垃圾的“三化”的方法就是熱處理方法,焚燒、熱解是有氧參加的化學反應,高溫燒結是通過高溫改變固態成分的物理結構使之重結晶或形成玻璃體.而高溫蒸煮則是通過高溫蒸汽等媒介對垃圾(通常是篩選后的篩下物)加熱殺菌并改變其中一些成分(如塑料膜)的形態,這是堆肥工藝的一種??梢?,熱處理方法并不一定是化學處理,更不能簡單地把熱處理等同于焚燒。當然,從量上說,焚燒占垃圾熱處理的絕大多數。